距離上次接待無人駕駛的神舟八號飛船,已過去200多天,我國第一座空間實驗室“天宮一號”一直在距離地球370多公里的太空軌道上,孤獨地飛行。但在今天,它將迎接來自祖國的第一批來客“神舟九號”和三名航天員。按計劃,今天11時左右,神九將與天宮實施第一次自動交會對接。
對接全程在陽光下
去年11月3日和14日,神八與天宮一號進行了兩次交會對接,第一次全程都在陰影中,第二次交會過程大部分在陽光下進行,對接依然在陰影中完成。
與此不同,神九任務的兩次交會對接,整個過程全部都將在陽光直接照射的環境下進行,難度比神舟八號大得多,交會對接設備將接受嚴峻考驗。
【專家解讀】
強光對辨別目標有影響
交會和對接是兩個不同的過程。中國載人航天飛船原總設計師戚發軔院士曾解釋,“交會”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航天器,通過軌道參數的協調,在同一時間到達太空同一位置的過程;“對接”則是通過專門的對接機構,將兩個航天器連接成一個整體。
光照主要影響航天器近距離對接的過程。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教授焦維新介紹,“光太強的話,對辨別目標有影響”,他打比方說“像晚上開車,突然有強光照過來,就會晃眼睛。”
他介紹,陽光照射主要會對可見光攝像機產生一定干擾,因此相比自動對接而言,手動對接受到的影響會更大,因為航天員要通過攝像機拍攝的畫面,使儀表上神九的十字刻度線對準天宮的十字靶標和靶標地盤中心,讓三者重合,經接觸、捕獲、緩沖校正、拉回、鎖緊等技術動作,讓二者合體。
采取技術措施可克服
焦維新表示,對交會對接而言,光學設備不是最關鍵的,對接觀測和瞄準有多種儀器和手段。航天器之間的相對距離、速度、位置,主要不是由光學攝像機提供。光照條件下,激光測距儀、微波雷達等設備不會受到干擾。
“針對可見光,采取技術措施來消除干擾也不是特別難的技術”,這好比肉眼直視太陽會痛,那就戴一副墨鏡。
焦維新認為,掌握交會對接技術,就要在各種情況下都能使用,且在太空白天黑夜交替只需1個半小時,非常頻繁,光照下的交會對接是必須過關的。
真正實現連為一體
神舟八號與天宮一號交會對接只完成了兩個飛行器的剛性連接,兩個航天器的艙門并沒有打開。而神九與天宮對接后,航天員將打開兩個航天器的艙門,使神九與天宮真正連為一體。
【專家解讀】
艙門一定要保護好
交會對接成功后,天宮一號的艙門就將首次開啟。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研究員龐之浩介紹,國外就曾出現過交會對接后,艙門打不開的情況。
這不僅要求艙門本身無故障,還要實現兩邊基本等壓,在開艙門前,航天員要檢查艙壓,以實現平衡。而穿艙過程中,對接機構的密封性非常重要,不能漏氣,這關系航天員的生命安全。
“開、關艙門,航天員在地面都練習了很長時間”,龐之浩特別提到,打開艙門后,還要小心保護好,不能磕著碰著,以免損壞,“關不上更麻煩了,就回不來了,這種情況國外也出現過。”
航天員要首先檢漏
龐之浩說,首次進入天宮,航天員需先適應兩邊的壓力差,然后檢查天宮內的設備,這是一個檢漏的過程,沒問題,就可以開始生活和工作了。
其中姿態控制和電源的檢查非常關鍵,組合體達16多噸,姿態控制量很大,要看其運行是否正常。其他生活用品,可以稍后檢查,航天員還會將一些東西從神九搬運到天宮上。